第十章 九、哥特人的前两次海上远征(253~268 A.D.)
我们已追述哥特人从斯堪的那维亚,至少也是从普鲁士向玻里斯提尼斯河口迁移的状况,接着就追随胜利军队从玻里斯提尼斯河打到多瑙河。在瓦莱里安和伽利埃努斯的统治下,多瑙河所形成的边疆,不停受到日耳曼人和萨尔马提亚人的入侵骚扰,但罗马人的防御不仅坚定且非常成功。那些战火不断的行省还能给罗马军队提供毫不衰竭的兵源,而且在伊利里亚的农民中,出现不只一位能够保持地位和展示才华的将领。虽然蛮族的铁骑经常在多瑙河两岸徘徊进出,有时还会深入意大利和马其顿的边界,皇帝派出的将领却总能阻止他们的前进,或者切断他们的退路。然而,哥特人敌意的激流却转向完全不同的通道。他们在乌克兰找到新的居留地,立刻就成为黑海北部海岸的主人。在这个内海的南边,分布着小亚细亚几个弱小而富庶的行省,拥有一切让蛮族征服者入侵的条件,而且毫无抵抗的能力。
玻里斯提尼斯河岸离克里米亚半岛狭窄的入口仅有60英里远。这个半岛在古代被称为克尔松涅斯·陶里卡,欧里庇德斯以绝妙的艺术手法,美化古代故事,写出无比动人的悲剧,有部分场面就发生在这个荒凉不毛的海岸。狄安娜血腥的牺牲,奥列斯特和皮拉德斯的到来,以及美德和宗教对抗野蛮和凶残所赢得的胜利,全都有助于表明历史事实。那个半岛上面原始的居民陶里人,逐渐与海边定居的希腊殖民区相互交往后,野蛮的生活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改变。
博斯普鲁斯王国的首都位于海峡上,通过梅奥蒂斯海将自己和黑海连接一起。这个小国由已退化的希腊人和半开化的野蛮人组成,从伯罗奔尼撒战争起就是独立的国家,最后却被有野心的米特拉达梯所吞并,结果连同剩余的领土都落在屯有重兵的罗马人手中。从奥古斯都当政开始,博斯普鲁斯国王的地位虽然不高,但也不是没有用的同盟。他们运用送礼、用兵及在地峡上修筑一道轻便的工事,有效抵挡住萨尔马提亚人出没无常的剽掠。这个国家就是一条通道,位置适中又有方便的港口,可用来控制黑海。只要国王的权杖能够正常地代代相传,他们都会忠实而有效地执行这项重要的职责。不幸国内发生倾轧,出身卑微的篡位者为了攫取空虚的王座,出于恐惧或者要谋取私利,允许哥特人进入博斯普鲁斯的心脏地区。
征服者在获得大片久已废弃的肥沃平原之后,又能够控制一支海上部队,可以将军队运到亚细亚的海岸。那些用来航行在黑海的船只构造非常奇特,完全是用木材拼装成的轻便平底船,全船没有用一根铁钉,暴风雨将至时,经常会盖上一个斜屋顶。哥特人在这种漂浮的房屋里,毫不在意地将自己的命运交给深不可测的大海。船只由一些忠诚和技术都很可疑、被强迫来服役的水手所驾驶。但是抢劫的渴望驱散所有对危险的恐惧,天生无所畏惧的性格在内心产生更为理性的信念,根本就将航海的知识和经验弃之不顾。具有无畏精神的战士,经常抱怨他们的向导太过于怯懦,得不到风平浪静的保证,就绝不冒险启航,同时在任何状况下也不愿将船驶出陆地视线之外。所有这些,至少看来像是现代土耳其人的做法,很可能在航海技术方面,不见得比古代博斯普鲁斯的居民要高明多少。
哥特人的舰队沿着左边的塞卡西亚海岸前进,第一次出现在罗马行省最遥远的城市前面。皮提乌斯有很便利的港口和防备森严的城墙,以致入侵者遭遇到意想不到的顽强抵抗。照理少数守备部队卫戍的偏远据点不应如此,结果哥特人被击退,使得人们对这群蛮族的畏惧之心少了几分。就是因为有苏克西阿努斯这样能力出众的高阶官员,防守着这一带的边疆,使得哥特人一切的努力毫无作为。但是,等到苏克阿西努斯被瓦莱里安调到地位更高但却无法发挥作用的职务以后,哥特人又开始对皮提乌斯发起攻击,最后毁灭了那座城市,洗刷掉过去的耻辱。环绕黑海水域,在东边从皮提乌斯到特雷比藏德的航程是300英里。哥特人所走的路线,使他们可以看见科尔基斯的国土,此地因阿尔戈英雄号的远征而闻名于世。他们原来打算要抢劫位于发西斯河口一座富有的神庙,但是没有得手。特雷比藏德是古老的希腊殖民地,从万人大撤退那个时候起就享有盛名,由于哈德良皇帝的慷慨,在缺乏天然海湾的荒凉海岸,修筑一个人工的港口,因而获得财富和荣耀。这座城市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围绕着双重的城墙,看来可以抵挡哥特人无情的进攻,而且除了正规的守备部队,还驻扎了1万援军予以加强防务。但是,再有利的条件也无法弥补纪律松弛和警戒懈怠的缺失。特雷比藏德声势浩大的守军,整天只知饮酒作乐,谁也无心守备那难以攻破的防御工事。
哥特人很快发现被围部队疏于防备的状况,他们高高堆起大束柴把,在静寂的深夜里,战士手里拿着刀剑爬上城墙,进入无人守备的城市,对人民展开一场大屠杀。惊惶的士兵从另一边的城门逃走。最神圣的庙宇连同富丽堂皇的建筑物,全部遭到毁灭,落在哥特人手中的战利品真是多得惊人,因为邻近地区将特雷比藏德看成安全地点,都把财物存放在这里。他们捕获的俘虏更是无计其数,胜利的蛮族穿过本都这个广阔的行省,一路未遭到任何抵抗。在特雷比藏德掠夺的战利品,装满在港口搜捕到的一支庞大的船队,从海岸抓到的强壮的青年用链条锁起来担任划桨手。哥特人对第一次海上远征的成就感到十分满意,兴高采烈回到他们在博斯普鲁斯王国新建的居留地。
哥特人第二次远征的人数和船只都增加不少,不过他们另外选择了一条路线,避开已被洗劫一空的本都行省,沿着黑海西岸前进,越过玻里斯提尼斯河、德涅斯特河和多瑙河广阔的河口,一路上捕获大量渔船以壮大舰队的声势,向着分隔欧、亚两洲,黑海注入地中海的狭窄通道迅速接近。卡尔西顿的守备部队原来驻防在朱庇特·乌利乌斯神庙附近,一处可以控制海峡进口的岬角上,由于守军的数量超过哥特人的军队,所以根本不必畏惧蛮族的入侵。但是他们也只是在数量上占优势而已,竟在慌张的状况下弃守有利的位置,轻易地让武器和钱财储存最丰富的卡尔西顿落在征服者的手中。就在蛮族迟疑不决,不知究竟是走海路还是陆路,到欧洲还是到亚洲寻找战机时,有个叛逃的内奸向他们提供情报,指出尼科米底亚曾经是比提尼亚的首府,非常富裕而且易于夺取,从卡尔西顿的营地前往只有60英里。他在前面当向导指引毫无抵抗的攻击,然后分得部分战利品。哥特人已经学会如何酬劳敌方的叛徒,虽然他们对这种事感到很厌恶。尼斯、普鲁萨、阿帕米亚和基乌斯这些城市,繁荣的程度与尼科米底亚不相上下,但也全都陷入灾难之中。整个比提尼亚行省在几周内惨遭蹂躏。柔弱的亚细亚居民已经享受了300年的和平生活,已完全丧失武备的训练,忘却危险的恐惧,老旧城墙崩塌却不修缮,富庶的税收全用来兴建浴场、庙宇和剧院。
基齐库斯这个城市之所以能够抵挡米特拉达梯的全面围攻,就是靠着明智的作战法则,一支有200艘作战船只的舰队和3个装满武器、投射器具和粮食的仓库。此地现在仍旧是财富和奢侈品的集散地,但是除了地势险要以外,古代的实力已不复存在。城市坐落在普罗蓬提斯海的小岛上,有两座桥梁与亚细亚的陆地相连接。哥特人在新近掠夺普鲁萨以后,决定要将这座城市摧毁,进军至不到18英里的地方,突然出现偶发的状况,使得基齐库斯暂时逃脱被毁的命运。当时正是多雨的季节,阿波罗尼湖是奥林匹克山所有山泉的贮水库,已经涨到相当的高度。有条名叫林达库斯的小河的源头就是那个大湖,忽然变成一道宽阔的激流,阻止哥特人前进。
他们从海滨城市赫拉克利亚撤退,可能是舰队停泊在那里,到处是装满财物连绵不断的车队,后面是尼斯和尼科米底亚被纵火燃烧发出的熊熊火光。有些很含糊的记载,说是他们经过一场战斗被迫退走。但是即使获得完全的胜利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因为秋分马上来到,迫使他们尽快赶回去。要是在9月以后和5月以前还在黑海航行,就是现代的土耳其人也会肯定地表示,这是最轻率和最愚蠢的行为。